1、判断题 下表为《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情况表》,以下各项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年份
| 茶(磅)
| 丝(包)
|
1843
| 17727750
| 1787
|
1849
| 82980500
| 16298
|
1854
| 109369000
| 54233
|
1858
| 103564400
| 85970
|
①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②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③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1)根据曲线图简要描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3分)
(2)试分析19世纪末到一战结束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4分)
(3)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期发展缓慢,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一战期间获得了较快发展;一战后逐渐萎缩,到了1956年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
(2)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空间;民族资本家艰苦创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艰难曲折;国家的独立强大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保障。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民族资本主义的有关问题。特别要注意图片中的起伏。(1)根据
图片就可以看出。19世纪60、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东南沿海一带;从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民族工业萎缩;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2)可以从中国内部的政治变化及政府政策、资本家的爱国、实业救国思想,群众反帝爱国斗争和外部的国际环境等方面来分析。(3)由图片看出:发展曲折;从曲折原因(三座大山、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等)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必须要有国家的独立富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这说明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
A.“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是否继承儒学正统以治理国家
C.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D.是否从人的主观世界去寻求“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增长的速度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经济危机期间西方 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1914——1918年一战期间西方国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不对,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是在新中国建国初期;C不对,近代中国重工业发展缓慢;D符合题意,1927年到1936年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点评: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民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A发生在1949年建国前期B是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产物C是在1956年提出D发生在1956年底,所以结合时间概念可知答案选B
点评: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