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B.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D.难以独立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B项错误,故选B。民族工业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它的发展也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在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方面做出了贡献。由于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因此ACD均正确。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事业。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建立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B、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着要联合自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一幅图片,内容是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焚烧华商鞋店事件。有人高喊:“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据此判断,该同学课题研究的核心主题最有可能是
A.经济全球化
B.种族歧视
C.恐怖主义
D.世界多极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表现在
A.”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B.恢复高考制度
C.通过《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7欧元。七八十欧元的棉服,从中国进货时大约只需付七八十元人民币。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这种现象不能说明
[? ]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小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