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成就知识点,考查考生通过题干的文字或图片材料信息,依据所学考查的相关知识点的分析、运用能力。从题干中的“The Chinese Are Coming”,即中国来了,结合美国与周恩来相关信息,可排除ACD项,此应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B。
点评: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除此之外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取得的其它的外交的突破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人性本善学说,体现了孟子的思想。故选B。A项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仁的思想主张爱人,反对苛政;C项反对不义的战争;D项主张从心中获取儒家伦理道德。
点评: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经地界,即划分土地的边界,让民有私产。同时,孟子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持民贵君轻的观点,在人性论上,认为人性本善,在人格修养上主张养浩然之气。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称为亚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恢复国民经济
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造。③④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以上言论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消极无为
B.仁政治国
C.严刑酷法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君主圣明仁义,人民就会安居乐业;君主实行仁政,人民就会追随他。这种思想应该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