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世纪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①整顿教会,扩展势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
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④教权高于王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④是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表现,可排除含有此项的A、B、C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1)结合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商鞅的重农的主张。
(2)商鞅的“重农”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1)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他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这是兼并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农业停滞不前,那它的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活力。所以,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后,经济改革首先在农业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又在积极深化农业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税费改革,对农业进行补贴等。
本题解析:回答第(1)问可结合材料的时间以及材料所包含的内容从背景、目的、结果三个方面评述组织答案;回答第(2)问从当前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当今中国重视发展的农业的措施来回答。答案可以不拘一格。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
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中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几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铁制农具?图二奖励耕织
(1)从图一和图二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
(2)据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理的评价。
?
参考答案:(1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 )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3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动了泰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三长制”实行的效果是:①许多农民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②北魏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③巩固了中央集权④有利于兵役、徭役的征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