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1年10月,黄兴发电报给袁世凯,希望他能赞成共和:“明公之才,高出兴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即南北各省当局,亦无不拱手听命者。”事实上,袁世凯与拿破仑、华盛顿有本质区别,最根本的一点是:
[? ]
A.对共和制度的态度不同
B.所代表的社会基础不同
C.对军事力量的依赖不同
D.对外国势力的政策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可以看出陈寅恪主张中西整合才能创新中国文化,故答案选择B项。材料中没有说明“体”、“用”关系,故A项不正确;C、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表达的意思。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考查基本概念:中体西用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等;(2)受文明史观的影响,近代化问题成为高考命题常考的主题,把近代化与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探索结合在一起是命题常考的角度。。(3)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革命之大义
材料: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今日,今日,我皇汉人民,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盖欲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左:?
一、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
一、不许异种人沾染我中国丝毫权利。? ……?
一、先推倒满洲人所立之北京野蛮政府。?
一、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
一、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
一、对敌干预我中国革命独立之外国及本国人。?
一、建立中国政府,为全国办事之总机关。? ……?
一、全国无论男女,皆为国民。?
一、全国男子,有军国民之义务。?
一、人人有承担国税之义务。?
一、全国当致忠于此所新建国家之义务。?
一、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
一、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一、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一、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
一、定名中华共和国(清为一朝名号,支那为外人呼我之词)。?
一、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
一、自由独立国中,所有宣战、议和、订盟、通商,及独立国一切应为之事,俱有十分权利与各大国平等。?
一、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参照中国性质立定。?
一、自治之法律,悉照美国自治法律。?
一、凡关全体个人之事,及交涉之事,及设官分职,国家上之事,悉准美国办理。皇天后土,实共鉴之。?
——摘自邹容《革命军》第六章《革命独立之大义》
(1)你是否同意邹容所言“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容提出“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中国历史的现实演变与该构想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看待邹容对中华共和国的构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部分同意。(或基本同意)理由:邹容所述“格致学日明”,实指西学在中国传播。西学在中国传播后,君权神授或君权天授(或皇帝为天子,代表上天统治臣民)的观点日益动摇(可以涉及自然科学的进步动摇了君权天授的基础),民主的观念日渐传播。但是说君主观点彻底失去市场则为时过早,在革命兴起时保皇势力仍不可小视,在清朝专制统治推翻后,君主思想仍大有市场以至还出现过袁世凯复辟帝制和丁巳复辟(也可以再往后涉及了民国的独裁统治)。
(2)邹容的观点实质上具备狭隘的民族主义性质,满洲人是中国人的一部分而并非外国人。资产阶级革命之初,革命派也持有这样的观点,但随着革命的展开,革命思想也逐渐成熟。在同盟会成立时,就已经开始区分满洲人与满洲贵族,辛亥革命革命时也并没有“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而是在给予退位皇帝相应的优待条件,保留皇帝帝号,辛亥革命后满洲人作为一个民族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3)“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