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如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中国建立之后则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这一变化主要表明了(? )
A.民国时期的传统节日得到完整的保留
B.新中国建立后传统节日彻底被改变
C.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元素
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受到普遍欢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由农历到公历的变化则体现了中国传统与西方的结合。选项ABD中“完整”、“彻底”、“普遍”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1年,法国就其原来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未来举行公民表决,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人民以压倒多数投票赞成就自决举行谈判,但部分法国军官反对并发动了叛乱。这些法国军官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B.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C.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D.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解答关键把握分析的角度,即从法国军官自身分析,法国是殖民国家,阿尔及利亚摆脱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将损害法国的殖民利益,故A项正确;B项与题干历史现象是相悖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新的国际政治体制”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D项未能从题干中的反映,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材料大跃进“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说明当时认为大跃进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之所以有这种认识,主要原因是1978年底左倾错误思想仍然严重,故C项是正确的;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左倾错误正确认识,故AB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对日本的援助。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经济的发展,在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是西欧国家,没有日本,所以该题目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
A.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B.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