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为某一少数民族地区1953年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场景,被推选出来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女代表激动地说:你们有什么意见,我都帮你们带到中央。这一现象说明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的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
C.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体现
D.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此题要注意正确分析题干的要求,不是民族区域自制的问题,而是反映人民当家做主的问题。分析选项,C项最为准确,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说“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对以上解读正确的是
①30年代中国社会从阶级矛盾为主过渡到民族矛盾为主?
②4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③50年代中国工业化已经实现?
④60年代国民经济遭破坏,城市就业出现困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归纳,由“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可知30年代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到全面侵华,中国社会从阶级矛盾为主过渡到民族矛盾为主, ①符合史实;由“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指的是40年代中国的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排除②;50年代中国海没有实现工业化,一五计划只是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排除③;60年代由于文革是国民经济遭到破坏,城市就业出现困难,④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元朝和明朝时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这说明了
A.儒家经典不再是科举考试内容
B.《五经正义》不再为儒学家重用
C.朱熹的学术地位远高于孔孟
D.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四书章句集注》是宋朝朱熹的作品,是理学体现的体现,作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表明的理学的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所以D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以至于翻开新旧两本中国分省地图一对照,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就呈现在眼前。由此,我国的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以每年1700万亩(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使得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经济建设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人民公社期间”可以排除B、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经济建设基本上以城市的工业建设为重,而且题干材料中也没有比较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的投人,故排除D项。本题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欧洲联合与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一愿望是建立在惨痛的历史教训基础之上的,这里的历史教训指的是?(?)
A.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B.自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
C.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
D.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特别是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