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A明显不符事实;B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D是在21世纪初;从材料信息““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可知经济经济体制已经受到冲击。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这标志着中国(?)
A.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共同富裕
D.已经完全放弃了对
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 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时间1956年可以判断。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样广告就消失了。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闲章铭刻历史
海派书画大师吴昌硕先生的丹青翰墨常盖有这样一方闲章:“吴昌硕壬子岁以字行”。章上的“壬子岁”,正是1912年。这一年,吴昌硕正式定居上海。有学者认为这方闲章折射出卓越而敏感的大师面对历史转变所产生的心灵感应。
1、1912年,无大师面对怎样的历史转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上海还有许多令人难忘、发人深省的“历史转变”。请根据下方3幅图的提示,写出那些“历史转变”,并扼要的表达你对这些历史转变的思考,文体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1854

向解放军献花

黄浦江畔20年今昔对比
参考答案:1、从清王朝帝制转变为民主共和政府。
2、优秀范文:
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并于1843年正式开埠。根据《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虎门条约》英国在上海建立起租界,法美紧随其后,至此租界成为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缩影。1854年,英法美针对当时小刀会所引发的“华洋杂居”的局面,单方面擅自修改土地章程,是中国政府丧失对上海的行政主权,上海成为“国中之国”。与此同时,随着上海的开埠,上海的城市功能和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到了19世纪50世纪,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上海出现大量的银行、钱庄等商贸性质的机构。到19世纪80年代,由于外商刺激和洋务诱导双重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城市人口的推进,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上海的民族企业成为化工、电气的龙头。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经历了国民政府的“大劫收”,和金圆券风潮后,上海经济百废待兴。1949——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上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随后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同时上海转变成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90年,浦东成为中央第一批开放的对外城市,上海依托浦东开发带动发展浦西,调动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上海的全面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加入WTO,上海城市发展再次定位,决心打造成“四个中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是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的《双猫图》,画面右上方的题词是:“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