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判断题  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这标志着中国(?)
A.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共同富裕
D.已经完全放弃了对
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
 
	        3、选择题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 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4、判断题  闲章铭刻历史
海派书画大师吴昌硕先生的丹青翰墨常盖有这样一方闲章:“吴昌硕壬子岁以字行”。章上的“壬子岁”,正是1912年。这一年,吴昌硕正式定居上海。有学者认为这方闲章折射出卓越而敏感的大师面对历史转变所产生的心灵感应。 
1、1912年,无大师面对怎样的历史转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上海还有许多令人难忘、发人深省的“历史转变”。请根据下方3幅图的提示,写出那些“历史转变”,并扼要的表达你对这些历史转变的思考,文体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