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的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尽管在制度上废除了奴隶的普遍存在,农奴变身为农民,提高了政治地位,但在经济上依然受到地主阶级和政府的重压和盘剥,所以材料中的信息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而未涉及其全部的内容,故选C。
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开启了俄国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新步伐,但依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所以在学习中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要全面认识,不可只关注其单方面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俄国186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故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木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目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们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的弱点,过去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请回答:
(1)《人民的英国史》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木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
(3)通过材料了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原因:英国是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不赞同,冲突的原因是两国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俄国失败,俄国退出比萨拉比亚一部分地区,丧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加剧了社会矛盾,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
(3)农奴制导致俄国的落后。
本题解析:本试题难度相对较大,一方面要对课本知识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对材料的理解呀显得比较重要,特别是要对观点的表达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失分太多,主要是第一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假如约翰是一位俄国农民,在1880年他40岁时有可能经历的是
[? ]
A.由于“二一九法令”,获得大片土地,过着幸福生活
B.被抽签选举为本地的陪审员,参与法院审判
C.在街头听取赫尔岑等知识分子宣传,要求拥护亚历山大二世
D.参加农民暴动,并迫使沙皇政府作出让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
A.发动克里米亚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B.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主的压力
C.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D.拟订改革法令,下发各地进行讨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