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58年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
A.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B.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C.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的中心意思指出了北宋社会危机的原因所在,并提出应该采取正确的理财方法,但并没有提出要改革国家的经济制度。当时也并不具备改革经济制度的条件。故选A。
点评: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借鉴价值。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三书的重新解释,命名为《三经新义》,并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改革科举制度与整顿太学
B.发展儒家理论,弘扬儒家思想
C.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与制造舆论
D.为宋神宗治国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的取士之法,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取士之法的目的是为顺利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人才,C项正确;AB项是内容,D项“提供理论参考”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考点:取士之法的目的
点评:王安石在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目的是为变法造舆论。主要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这三项具体措施。其中,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这一点具有积极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突出说明
A.北宋王朝政治腐败
B.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
C.变法内容不合时宜
D.王安石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保甲法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实行兵农合一,保证军粮的供给
B.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防力量
C.改变更戍法,提高武将政治地位
D.军权更集中,消除割据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方田均税法使一部分农民得到了实惠,主要是由于它的推行( )
A.使部分农户免除了赋税负担
B.改变了原有的赋税制度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稳定了市场的商品流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方田均税法使那些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免除了赋税负担,得到了实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