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发展主要表现为轻工业方面?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④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判断题 “图说历史”也是认识和解释历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几副照片记录了我国外交史上的几次大事件,请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六张图片反映了我国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的外交成就,请判别哪些图片反映50年代的外交成就,哪些图片反映70年代的外交成就?
(2)请简要阐述一下图片一和图片六所记录大事的外交成就及作用。?
(3)图片三照片中,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酣畅淋漓的大笑被西方记者称为.“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乔冠华“大笑”的政治背景是依托于什么事件的发生.该事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请你谈一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致力的重点是什么?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两段材料皆据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8分)
(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6分)
(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9分)
4、判断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B?美国、西欧、日本的相互竞争
C?两极格局已经彻底结束?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5、判断题 唐代儒学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在孔庙设立国学,请名儒讲学?②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③儒家经典有了标准读本?④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