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七)
2、选择题 隋唐时期,中国的耕犁已经相当完善。( ) 3、选择题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 |
4、选择题 据学者研究,在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的直隶一些地区,有地10—40亩者占全区户数的51.5%;乾隆时安徽霍山县“中人以下咸自食其力,薄田数十亩,往往子孙守之,佃田而耕者仅二三”。材料反映的主要土地制度( )
A.是中国古代一贯的土地所有制
B.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产物
C.是小生产方式长期存在的基础
D.是清代后期走向衰落的诱因
5、选择题 唐朝时,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表明唐代( )
A.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
C.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
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