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研究历史可以采用不同的史学范式,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说法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现代化史观是是史学研究的史观之一。现代化史观主要是侧重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走向近代的历程。因此C项正确,体现的是经济的近代化历程。A项错误,,是革命史观;并未涉及到走向近代的因素;B项是全球史观;D项是文明史观。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社会史观。常考的史观主要有唯物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全球化史观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史观;唯物史观强调的是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化史观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思考为主;文明史观强调文明是多元的,相互包容学习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小农经济彻底解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从材料“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 宗”说明中国成为西方原料产地;又从“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 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说明中国成为西方商品销售市场,故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初能够发生世界性战争,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B.用于远程袭击的武器研制成功
C.世界已成为一个整体
D.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中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世界一体,就没有世界性战争。B项中的远程武器概念比较模糊,故排除;A、D项为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梭伦改革发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期?②“太祖”作为朱元璋的年号可以用来纪年③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关键靠平时的积累。梭伦改革发生在公元前594年,是公元前六世纪初期;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使在1945年,按民国纪念应该是民国34年(1912年是民国元年),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西欧共同体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的前身曾是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共体还包括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欧共体始终为美国马首是瞻?
④欧共体间建立关税同盟和欧洲货币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