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交换货物,扩大知识”,说明中国与世界联系密切,是世界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在明清一直推行;B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
点评:新航路开辟以后,对世界、对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世界而言,世界开始由分散独立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对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但是对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却带来了巨大地灾难。学生应该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正确理解是
A.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是错误的,材料内容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个运动的一个主讽刺与调侃,所以B项错误。C项是无关项,D项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隋大运河
D.会通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蜀沃野千里”,这是关键信息,可知此水利工程在四川,我们很容易就想到是都江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其中“和平问
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
A.总体和平
B.绝对和平
C.局部和平
D.大国和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欧收入在1000年左右低于同时期的中国、印度以及东亚、西亚的其他地区的水平。在14世纪,西欧的人均GDP超过了作为亚洲领先经济的中国。此后直到20世纪中叶按人均GDP来衡量中国和亚洲大部分其他地区,则或多或少停滞不前。造成中国人均GDP落后的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以及封建制度的束缚?
②西方霸权的殖民剥削?
③中国人口大幅度增加?
④欧洲战争频繁,人口锐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