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诗中不难看出所体现的是新式交通工具速度之快,而不是建筑、西装、餐饮方面,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台前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所以答案选D,A C两项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已经出现,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的)是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故选D。
点评: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影响有:①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②加快全球化的发展;③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④很大程度上遏制国际经贸的强权政治,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现象发生在
A.金田起义前
B.戊戌维新时
C.义和团运动中
D.辛亥革命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诗中描写的现象是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发出《剪辫通令》,革命士兵强行剪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