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党制定的教育方针中,摆在首位的教育是
[? ]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2、判断题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为什么?
?
3、判断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关于新中国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60年代束,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B.到20世纪末,我国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D.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4、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请思考:“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