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 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从题干中“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的信息,可得知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历史,而义和团运动并没有使教会势力退出山东。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A.“为天子受命于天
B.天下受命于天子”
C.“民者
D.国之本也
E.国者
F.君之本也”
G.”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自己
H.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I.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观念,即否定了主权在君、君主专制的思想;B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是君主的根本,体现了民本思想,不合题意要求;C意为君主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都归于别人,旨在批评封建专制制度,不合题意要求;D不对,“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言论,都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A体现了“主权在君”的思想,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准确理解“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只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而封建制度的废除是到解放以后才完成。因此A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B。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从而也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CD项正确。
考点:辛亥革命的意义
点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结束了封建专制,建立了共和,颁布了《约法》,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称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辛亥革命也带动了社会习俗方面的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是国家的根本情况并没有发生变化,社会还是那个社会。说明了革命对社会影响有限。故选C。A项说的是政权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涉及到社会的变化;B项明显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在辛亥革命后深入人心;D项并未体现。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辛亥革命只是在政治上发生一些变化:推翻了帝制。但是新政权建立后,社会状况却还是那样,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人民还对此不了解,旧的思想、传统礼教等相关的封建的东西还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时,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是

十八星旗飘扬在湖北军政府
A.中国同盟会会员
B.中国国民党党员
C.旧军阀
D.立宪党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武昌起义胜利后,建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当时湖北新军的高级军官,并不是革命党人,也不属于立宪派。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