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重心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因素是( )
①中原人口南迁使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②南迁人口使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③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重心地位④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方失去经济重心地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国际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可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两人的思想在当时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前者阻碍了社会发展
B.都不利于时代的进步
C.后者推动了社会进步
D.在一定程度上都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是在春期战国时期适应了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需要,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在明清时期适应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形势,因此选D.
点评:评价分析历史人物或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客观、辩证的分析,而不能带有感情色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内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未有体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于1956年,而材料表明的时间是1949年,所以排除C项。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政府的人员组成,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各省、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八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年则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进程就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变为1∶1,城乡代表名额趋于平等,可以看出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中“偏向农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