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天理流行,处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
材料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不遂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⑴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⑵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⑶材料三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6分)
⑷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
2、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3、判断题 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话意在
A.抨击理学对人的摧残
B.强调“理”大于“法”
C.赞扬理学的积极作用
D.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创立人民教育制度是在
A.苏区
B.解放区
C.新中国成立后
D.十年“文革”期间
5、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外交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相关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④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