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意思即:缙绅虽然地位很高,可是没有经过进士科考,终究觉得不够完美。这样,以至于每次参加岁贡的不少于八九百人。这说明了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故选B项。其它各项均与材料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孙中山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文官开始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隋文帝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 进士科,科举制形成。AD是看重门第出身,B是地方向中央举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两表格分配的标准,通过表象分析本质。图一中星宿的分野是按列国来分配,图二是按州来分配,由列国到州的变化反映的是由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而带来的变化,由此分析可知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故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史记·周亚夫传》记载,窦太后说:“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根据材料可以确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宰相周亚夫驳斥了窦太后的建议,景帝也遵从了周亚夫的意见,没有封王信为王,这实际上强调了西汉初年宰相的重要性,但这件事并不能说明皇帝不能推翻丞相做出的决定、皇帝凡事要与丞相商议决定,所以A、B不对。周亚夫只是以“高皇帝约”为论据驳斥太后,C项对题干中心意思概述错误,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观点:君权神授。(2分)特点:君权与神权(天命)相结合。(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据题干可得出“君权神授”,儒学自此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一主父偃以提出“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而闻名,判断出材料一谈论的主题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根据材料二,明太祖谈论丞相制度,可分析出是处理君权与相权。“解决措施”可根据基础知识作答。(3)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结合顾炎武的时代背景:明末清初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提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而权乃归之于天子”可判断出顾炎武承认君主的权力,但作为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思想家,顾炎武又反对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商鞅变法》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