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2019-05-28 05:37:15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无为而治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强调弃农经商的弊端,所以其主张是重农抑商,这是加强国家的经济的干预,是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非维护农民的利益,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点评:应该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1)积极作用: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是正确的。 (2)消极作用: ①封建社会晚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阻碍了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②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 ③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 ④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恶化。 ⑤抑商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市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B.两汉的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C.唐朝时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 D.北宋时农村中的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唐朝”时代说法错误,应是宋代。正确选项为C项。 考点:古代中国市的发展 点评:本题以市的发展来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经济,辨别、再现历史的能力。古代商业经济发展可以从城市发展、市坊、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等方面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明初的山西大同,宣府为重镇,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优势……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明人章悉说:“圣祖以边城险远,兵怕不克,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粟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 材料二 明初山西的民风是“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到了明朝后期,山西省的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才以下,方使读书应试”。 材料三 明代山西商人范世达“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材料四 “中国晋商多于各省设立汇兑庄,……每一字号岁盈不下数十万。”19世纪中期以后,洋商在通商口岸开设了很多银行,“晋商之利,稍为所夺……”。 --摘编自《晋商兴衰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晋商兴起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三说明山西的民风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参照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影响。(6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由此分析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地处交通要道,距边境较近,得到明朝政府一定的支持。(4分) (2)士、民由尚农、尚学变为尚商;民风由淳朴变为奢靡。(4分) (3) 一些钱庄、银号衰落,瓦解了中国通商口岸的自然经济,摧残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入。(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4) 自然经济的限制;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列强的排挤,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缺少资金,封建社会得以维持。(6分)
本题解析:(1)晋商兴起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一中直接概括出来,即地处交通要道,距边境较近,得到明朝政府一定的支持。(2)对比材料二中“明初和明朝后期”文字内容便能得出士、民由尚农、尚学变为尚商;民风由淳朴变为奢靡。(3)归纳材料四文字内容不难得出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影响表现在:一些钱庄、银号衰落,瓦解了中国通商口岸的自然经济,摧残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通商口岸的开放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即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入。(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阻碍晋商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自然经济的限制;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列强的排挤,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缺少资金,封建社会得以维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最早开始于 A.南北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B.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C.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D.畅销海内外,备受青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其中官营手由政府直接经营,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制作水平较高,但一般不再市场上流通,不可能畅销海外,故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