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我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今日就所谓中国派兵参加驻阿富汗国际联军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除安理会批准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外,中国从不向海外派驻一兵一卒,不存
在所谓中国派军队加入驻阿富汗国际联军的问题。这表明?
A.中国不会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B.中国在等待海外派驻军队的最佳时机
C.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出兵需征得阿富汗政府同意
2、判断题 (14分)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2分)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4分)
3、判断题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域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判断题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首先提出
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③运用这些原则解决了与苏联建交的问题
④周恩来曾经完善、修改它的内容
⑤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5、判断题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材料二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来华进行“迎春之旅”。28日,他在北大演讲时提出:日中关系除了和平友好之外,而别无其他选择。……日中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获得了作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地位,两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力量能够为亚洲及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把眼光放在两国之间所存在的共同利益上,并且努力使其扩大。 30日,他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用饱蘸墨汁的中国毛笔写了四个大字——温故创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日关系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中日两国“所存在的共同利益”是什么?从中日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来看,你认为“温故创新”有何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