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拯救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再次充满活力。这主要是指“新政”?
A.阻止了法西斯上台,维护了世界和平
B.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2分) 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式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此开始。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英、法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大量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归纳这场经济危机的表现。(6分)
材料二?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这不仅将使美国纳税人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而且它能够使人们重新就业。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50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2008年12月6日)
根据材料二,概括奥巴马政府振兴经济的措施。(6分)
材料三? 2009年2月28日,第14届东盟峰会开幕,重点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注南半球发展的约·查韦斯指出:“东南亚国家联盟需要一个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必须接受严酷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接受我们所有国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这个事实。各成员国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免疫力,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材料三中提到的“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约·查韦斯为东盟各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4分)
材料四?这场经济危机使人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流,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
——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国应该如何应对危机。(6分)
参考答案:
(1) 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1分)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减少,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小农大量破产。(5分,一点1分)
(2) 措施:政府投资,刺激生产、消费;增加就业;节能改造,节约支出。(6分)
(3) 原因: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2分)建议:接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事实;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2分)
(4)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大国家投入,增加就业,刺 激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把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结合起来;发展科技、产业创新等。(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1)本问是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场不稳股室的崩溃,表现涉及工业、农业、农民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分析即可。(2)对材料的正确分析“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 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 节能改造”即可总结出。(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想到的是世界各地间经济联系的加强的结果,建议是材料中的信息的提取“接受严酷的事实”“ 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等来分析。(4)本问是考查当今世界下的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①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②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③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④这种平等和封建制度相比没有本质的进步
[?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他采取的最主要的“新政”措施是?
[? ]
A.缩减农业产量
B.规范金融秩序
C.调整劳资关系
D.以工代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