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
[? ]
A.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
B.获得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肯定
C.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D.揭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序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8分)北宋的制度变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概括北宋初年“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的具体表现。(4分)
(2)简述王安石为革除“新弊”采取的措施及效果。(4分)
参考答案:(1)旧弊:军阀(藩镇)割据、农民起义。(2分)
新弊:北宋不断扩充军队数量,军费开支浩大,造成“冗兵”问题。(2分)
(2)措施:首先采取“省兵”措施,精简军队;其次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2分)效果:减少军费开支,战斗力有一定提高。(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仔细阅读图片以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能力。第(1)题“旧弊虽防”主要指北宋制定制度主要预想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加以事先防范,而北宋主要借鉴的是唐朝,所以它防范的主要是唐朝出现的问题,如藩镇割据、农民起义等。“新弊渐生”通过左图可知由于北宋不断扩充军队数量,军费开支浩大,造成“冗兵”问题。第(2)题本题结合王安石变法可知其主要的措施为首先采取“省兵”措施,精简军队;其次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王安石的这些做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减少军费开支,战斗力有一定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王安石“三不足”精神中的“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含义是
A.传统习惯和法制不值得继承
B.传统制度是一成不变的
C.传统制度要全部放弃
D.传统制度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摘自《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日和戎,二日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日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摘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摘自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送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摘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完成:
(1)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是什么?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改革。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冗官。
(2)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3)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因为图革新而遭到保守派的阻挠。
(4)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的“积贫”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其改革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设置新材料和新情境,考查考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综合认识,同时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汲取信息的能力。第(1)(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应依据材料回答,第(4)问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开放型题目,题目给出两个观点,要求择其一论述之。应注意的是答题时所选取的观点最好是平时我们学习中较容易接受的观点或论据较多的观点,这样容易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及其结局留给后人许多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神宗和王安石都没有想到,这次改革不但阻力重重,而且一败涂地。在变法期间,甚至发生了东明县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情。王安石最后背着扰民和聚敛的恶名走向惨败。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1)简要分析说明,材料一中司马光的说法有无可信之处?你对他的言论有何评价?(7分)
(2)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从中你能够得出哪些启示?(8分)
参考答案:(1)有可信之处。王安石变法把地方官征收青苗钱和免役钱的多少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标准之一,客观上使部分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和升迁,强迫农民借贷和缴纳免役钱。(4分)评价:该言论有一定道理,但太片面,只看到新法的局限性,忽视了新法的积极性,反映了保守派官僚对王安石变法的仇视和反对。(3分)
(2)原因: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改革措施不够完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激化了社会矛盾。(4分)启示:改革总要触动旧势力的利益,必然充满了阻力和风险;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主管愿望要与客观实际相统一,注意维护农民利益。(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