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8 21:28:0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列哪一官职设立在秦代虚有其位:( ) 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廷尉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皇帝不会让别人掌握最高兵权,兵权一定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否则就容易发生兵变,其地位就会受到威胁,所以太尉是虚设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公九卿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等信息体现了分封制,材料中“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体现了宗法制,结合“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可知,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与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项目 宗法制 分封制 从目的 看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上层建筑,解决内部矛盾。 ? 从内容看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在权利和义务上诸子可获得土地、庶民和奴隶等,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依次形成政治隶属关系。在大宗小宗双方关系上,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周王把同姓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分封的贵族按照爵位高低具有严格的等级和不同的特权,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必须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 从影响看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二者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表为清朝军机处一天办事程序。据此不能得出
发折
|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 见面
| 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 述旨
| 将皇帝旨意拟成圣谕旨交皇帝御览
| 过朱
|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 交法
|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 开面
|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 A.军机大臣奉旨笔录与传达 B.办事程序较为严密 C.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 D.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军机大臣只能是负责“协助君主处理日常政务”而不是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所以,本题中的“C.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就是对清朝军机处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的表述,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以看出汉初实行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由“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可以看出汉朝实行了郡县制。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可以分析概括出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是分封诸侯,从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可以概括出其具体内容并进行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威胁中央集权的角度进行归纳。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由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可以概括出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由“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可以概括出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汉承秦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推恩令。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二者的相同之处有 ? 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③统一全国政令,以法治国 ? ④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海国图志》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涉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②错误,③项《海国图志》没有表述。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