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埃及,其城市历史源远流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城市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1798年法国侵入埃及和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埃及与中国的历史开始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过渡,其城市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开始接受新文明的洗礼。
——车效梅《开罗、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时代背景,概述1798年法国入侵前,埃及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埃及通过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实现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过渡,简述其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埃及和中国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的过程有何相似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投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3、判断题 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妇子皇皇,如在汤火之中,号泣呼天,无复生望。”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
①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当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
[? ]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
C.前对后错
D.前错后对
4、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的成功,在于他的改革抓住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帝道、王道的理想境界,秦孝公等不及,因而必须用简单的、易于操作的、见效快的办法,像魔术师一样,变出一个生龙活虎的秦国。抓农业,等于让国家经济有了保障;抓军事,这是那个崇尚丛林法则的年代里,最硬的硬道理。
——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
材料二?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禧赞成其事。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不听,不允许)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北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的改革政策并说明其历史意义,(4分)该项改革政策的具体规定体现了孝文帝怎样的政治智慧?(2分)
5、判断题 战国时期,最合乎社会发展需求,并成为各国变法改革思想武器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