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初供不应求,后来又被译成各国文字流行欧洲是由于( )

A.它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B.它反映了工人生活的痛苦
C.它适应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D.内容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给出了一种历史情境,即《共产党宣言》的供不应求和在各国的流行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直接促成事物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之所以流行,不在于其是否伟大,也不在于其是否新颖,工人生活的痛苦也不是其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关键是它适应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答案为C。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点评:此题是对事物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理论方面的考查,理论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首先排除B和C,《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纂的,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A项只说明了李四光努力学习,而不能说明“蔚为国用”,所以答案为D。
考点: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把题干中“努力学习,蔚为国用”和选项对应,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战爆发之初,德国许多科学家宣称:“在和平时期,科学家是属于全世界的;在战争时期,科学家是属于自己祖国的。”该言论的实质是( )
A.科学家要以祖国最高利益为重
B.反对战争,争取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
C.支持德国的对外扩张战争
D.科学家应致力于科学研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所给材料,“在战争时期,科学家是属于自己祖国的”,当时一战已经爆发,这句话的意思是科学家要支持自己国家的政策和行动,而当时德国奉行的是对外扩张的战争政策,实质上这是在支持德国的对外扩张的战争,答案为C。
考点: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把题干言论放在当时的社会国际背景中考虑,得出正确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是( )
A.为人类谋幸福
B.以科学促发展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实现普选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史实,联系教材可知,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使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人生的指路航标──为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而工作,答案为A。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是秦朝中央官制示意图,如果秦朝某官员检举其他官员重大失职行为,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可以找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对秦朝中央官制的掌握和理解,秦朝官制,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丞相掌管行政大权,御史大夫掌管百官奏章和监察,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因此,秦朝某官员检举其他官员重大失职行为应该找御史大夫,答案为B。
考点: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关于秦朝中央官制的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