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言中写到:“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这说明( )
A.《本草纲目》内容比较全面详实,并涉猎多科
B.《本草纲目》流传范围广泛,传到海内外且时间长
C.《本草纲目》分类比较科学
D.李时珍知识比较渊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说明,《本草纲目》内容比较全面详实,并涉猎多科;B.《本草纲目》流传范围广泛,传到海内外且时间长、C.《本草纲目》分类比较科学、D.李时珍知识比较渊博,从材料当中均看不出来。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点评:分析选择题中的备选项,用三项标准推敲四个备选项提高正确率。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正确);二辨:是否与题干内容相关;(是否有关系);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密切的联系。(关系是否密切)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甘地非常强调“坚持真理”,他认为“坚持真理”( )
①是弱者的武器
②是强者的武器
③就是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④就是在政治斗争中实行非暴力抵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甘地的思想有一个从“消极抵抗”到“坚持真理”的一个转变完善的过程,他认为“消极抵抗”是弱者的武器,而“坚持真理”是强者的武器,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在政治斗争中实行非暴力抵抗,所以答案为B。
考点:圣雄甘地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对甘地的消极抵抗和坚持真理思想深入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此题,首先要联系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主张有哪些,再和现实相联系,第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中的鞑虏指的是满清贵族,而第④小项“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中的异种指的也是满洲贵族,这两项都是适应当时社会背景的,满清政府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共同反对的对象,不推翻清朝,中国就不能走向独立富强,但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满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部分,不应以“鞑虏”、“异种”等词语形容,而①和②的追求世界和中国民族平等的理念,直到今天仍试用当今社会,答案为C。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内容,并和当今社会有机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C.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的构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地质力学这一新题库正式载入史册。他报告的题目是( )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C.《地质力学概论》
D.《新华夏海的起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史实,联系教材可知,李四光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所做的地质力学的学术报告的题目是《新华夏海的起源》,答案为D。
考点: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李四光重要学术报告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