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5-28 21:37:4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协调了人际关系 B.具有人人平等思想 C.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D.实施灵活的教育方法
2、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关心两大实际问题: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3、选择题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说明早期儒学已有“天人感应”的思想萌芽 D.宣扬“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
4、综合题 下表是1913年 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对三百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认真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 被崇拜者
| 崇拜者人数
|
1
| 孔子
| 157人
|
2
| 孟子
| 61人
|
3
| 孙中山
| 17人
|
4
| 颜渊(孔子弟子)
| 11人
|
5
| 诸葛亮、范仲淹
| 8人
|
6
| 岳飞
| 7人
|
7
| 王守仁(王阳明)
| 6人
|
8
|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 各4人
|
9
|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 3人
|
10
|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 各1人
|
11
| 无崇拜者
| 23人
|
请回答:
(1)请根据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各自简要地说明他们为什么会被崇拜?(9分)
(2)孙中山在当时被崇拜的人物中高居第三,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原因又是什么?(2分)
(3)在约6年以后(1920年) 的另一份类似的调查问卷中,①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者人数大大下降,开始低于孙中山等人;②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③马克思和列宁也榜上有名。结合当时的一些重大史实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9分)
5、选择题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
A.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