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中所示两幅图片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什么?出现在什么朝代?(4分)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的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7分)
参考答案:(1)三省六部制,唐朝;行省制,元朝。(2分)
(2)主要特点:皇权至高无上。(1分)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分)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丞相制度被废除。(3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一中“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等信息可以看出图一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从图二“中书省”“甘肃行省”“辽阳行省”等信息可以看出图二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皇权之上;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是基本矛盾之一,最终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从材料一图二的行省制度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意识形态问题
B.台湾问题
C.人权问题
D.贸易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湾问题。其它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的是
A.鼓励开矿建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抵制农民起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则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挽救民族危亡。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13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确定往往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社会发展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天宝中……是以进士为士林隼逸,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成出于是。
——(唐)杜佑《通典》卷15(选举三)
清代乾隆年闽大学士鄂尔泰在有人批评八股取士时说过:“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美才,其术美善于此。”一“入彀”一“牢笼”、“疆策”,两者似乎并无二致,都是利用科举考试为君主服务。
——过常职《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
材料二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盖使朝廷之上,闾间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东汉大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三 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财政大权、监督权,议会还有权改变君主的人选,是议会生君主,而“学校”从未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君主和“学校”的权力范围划分,其自身的财政尚且不能独立,君主对“学校”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是君主生“学校”。英国议会自14世纪以来区分上、下院,其组成人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利益阶层,复杂的人员构成使议会成为反映社会不同声音和需求的场所,而组成“学校”的主体是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大儒、士人们,单一的人员构成使得 “学校”的声音也是单一的,这些人形成的“学校”反映的不是民意而是道义。英国议会的组织机构、活动程序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并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而在这一方面黄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汉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上从其计”的结果是
A.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
B.形成了郡国并行制
C.平定了诸侯王叛乱
D.削弱了诸侯王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