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我国古代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最重要标志是

A 军机处 B 唐三省六部制 C 秦中央集权制
度 D 隋三省六部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计、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三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四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4分)
(2)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4分)(答三点即可)
(2)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4分)
(3)被西方国家借鉴;促进社会重学风气。(2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反映了科举制延续时间长;“历代踵行,时加修正”反映了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善;“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反映了科举制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第(2)题 ,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归纳能力。从材料表格可知:明经科考查士人的识记能力,进士科考查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的能力 。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概括能力,材料三主要说明科举制自身优势明显,被西方国家借鉴;材料四文字内容显示科举制能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考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从隋朝创立直到清朝被废除,实行了1300多年。科举制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保证了官吏来源,能够吸引有素质的人才参政,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答题一定规范,必要的文字说明得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
A.梭伦
B.苏格拉底
C.伯利克里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乔治·华盛顿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避免了内战的发生,他们都急流勇退,所以梭伦被称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故选A。BD项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与材料中华盛顿无法比较;C项曾经连选连任多届,与华盛顿不相同。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商纣王有个同母的哥哥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认为生微子启时母亲为妾,生纣王时母亲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后来纣成为商王。这说明商朝时期( )
A.宗法制度影响很大
B.分封制度有待完善
C.神权观念十分浓厚
D.内部权力争斗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