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2、判断题 如果一对父母在小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他们可能会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的糊涂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的,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对中国的进步影响是
A.造成当地农民的贫困
B.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使边远落后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D.阻碍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
4、判断题 1805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义称“三皇会战”,这里的“三皇”指哪儿国的皇帝
A.法、俄、奥
B.普、俄、奥
C.英、法、俄
D.法、俄、普
5、判断题 建国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相同的。当美国刚刚取得国家独立时,它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是完全陌生的,因而首当其冲地表示了尊重的态度。但是,随着中美双方国力的此消彼长,这种态度逐渐淡化,逐渐演变成了轻视。……到1949年,双方的关系进入了令人心痛的30年公开敌对时期。
——《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
(1)简要分析中美关系进入“公开敌对时期”的政治背景。双方“公开敌对时期”是怎样结束的?
材料二?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