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2019-05-28 23:25:2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得出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A.考古领域在汉代墓葬遗址中发现纸片 B.马克思的论述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蔡侯纸的说法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实物证据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本题要证实的是“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而C、D两项均出现于东汉时期,可以排除;B项属于后人的论述,证据远不如A项客观。故选A。 考点:造纸术的发明。 点评:我国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最早影响人类知识传播的学习的革命,从此我们的文明开始写在纸上。公元3世纪中叶传到了朝鲜和越南,8世纪后,开始传入西方,公元1150年,西班牙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当纸在欧洲风行时,漫长的中世纪即将结束,文艺复兴的曙光开始闪现。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北宋尤其是宋徽宗时期的政和、宣和年间至“靖康之变”后的南宋,应该是古代收藏热形成的第二个时期。因宋徽宗本人是著名书画家,又独创瘦金体书法,还创办了“翰林书画院”,并使画院成为整个科举制的一部分。此时,求仕途者学画、藏画成风,此时收藏赏玩书画应为最有影响力的收藏项目之一。宋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是当时著名的古物书画收藏家。宋代最有名的收藏典籍有宋陈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图一 (明)文徵明书《后赤壁赋》 图二 (明)杨柳青绘画《连年有余》
图三 (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2分)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2分) (2)图二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分) (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2分)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6分) (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一个题目。(4分)
参考答案:(20分)(1)书体:楷书。(2分)主流趋势: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2分) (2)画种:年画。(2分)特点:内容喜闻乐见;以民间风情为主;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体裁:(长篇章回体裁)小说。(2分)主要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4)题目: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浓缩人生精华的明清文艺等等。(4分;言之有理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宋代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文明在文化领域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尤其是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说:“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因为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 91ExaM.org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赵顼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科学文化“中学西传”的具体表现。(3分)怎样理解“这些大发明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4分) (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具体表现:13世纪--14世纪初,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人欧洲。(每点一分,共3分) 理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使欧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三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每答对一点得一分,不超过3分;只回答“促使欧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最多得一分。) (2)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回答理学对“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每点2分,共4分)。 (3)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回答,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我国我国四大发明中外传主要有: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分别如何推动欧洲发展的角度回答。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使欧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由“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可以分析出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由“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可以分析出理学的兴起对绘画的影响是使绘画更加注重意境。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本题主要分析李贽叛逆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解题前一定要明白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此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所以解答时可以从明朝中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来作答。如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上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科学技术·宋元三大发明的外传及影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书法和绘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李贽思想的背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的增加影响极大,这两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