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10分)

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备注:材料一是《兰亭序》,材料二是“张旭草书”)
请回答:
(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时期的书法成就?(4分)
(2)试概括这三个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2、选择题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比较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A.问题形成 B.史料整理
C.史料收集 D.历史解释
3、选择题 学术界一般认为,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甘肃天水放马滩古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B.西晋傅咸作《纸赋》肯定纸的意义
C.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序
D.蔡伦因造纸有功被汉和帝册封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