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 ]
A.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2、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下列哪一地区
[? ]
A.广东、福建沿海
B.海南省
C.上海浦东
D.广西北部湾
3、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改善民生为直接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
C.发动“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4、判断题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其共同点表明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
D.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
5、判断题 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
A.B=F
B.A=E
C.D=H
D.B=H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