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5-31 06:14:22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存在过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主要有( ) ①国有土地所有制 ②君主土地所有制 ③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
2、选择题 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
3、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城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屋三植树,敢致功力。 ——摘自《旧五代史·周太祖纪》 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摘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四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摘自《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古代社会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诸因素。 (3)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
4、选择题 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 上述材料表明 A.乾隆皇帝支持手工业的发展 B.江南手工业发展日益迅速 C.棉纺织业发展超过丝织业 D.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
|
5、选择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主要有( )
①官营手工业 ②民营手工业 ③家庭手工业 ④工场手工业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