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与近代相比,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的新特征是
[? ]
A.通讯技术的进步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
B.贸易自由化开始从欧洲向世界普及
C.建立起协调世界经济贸易的有效机制
D.通商、投资的经济需求与武力威胁结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占区:成立非纳粹化法院,共审理超过900,000宗案件。德国成年人均需要填写一张问卷,据此来划分填表人的身分:主犯、从犯、轻从犯、随大流者和无罪。划分的基础是1946年实施的《解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第104号法》,也正是通过该法,德国当局被委托实际执行非纳粹化运动。到1948年关方的非纳粹化热情明显下降,因为冷战开始了。为了尽快结束非纳粹化,美方采取了很多仓促的措施,引致了很多有问题审判结果。
法国和英国占区:实行比美国平静得多的非纳粹化运动,范围也有限,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更替上层组织方面。英国的划分系统分为1~5级,3~5(轻罪)会送交非纳粹化委员会审理。
苏占区:直接由苏联特务机构内务人民委员会监督。政府部门中的纳粹党的骨干及其组织被清除,甚至被送入特别营房……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苏占区的非纳粹化更侧重于从根本上铲除纳粹政权及军国主义的主要支持者——容克贵族阶层,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国有化以及把容克贵族的主要聚居区东普鲁士的大部分割让给波兰,并通过波兰政府对割让区进行种族清洗完成。
——整理自维基百科《德国非纳粹化》
材料二?盟国通过对德国民主化改造,使德国人民接受民主思想,建立民主制度……盟国对德国进行非纳粹化运动,使得大多数德国人对自己民族所犯的罪行有深深的负疚感。历届政府元首和首脑都能坦然承认纳粹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德国人认识到经济是最大的政治,衡量国家强大的标准是经济力量而不是军事力量。联邦德国走上了和平民主的现代化道路。
——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之西欧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非纳粹化”的背景并归纳其主要内容。(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德国的“非纳粹化”。(8分)
参考答案:
(1)背景:德国统一后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希特勒上台,实行纳粹独裁统治;二战德国战败;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4分)
主要内容:清除纳粹在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3分)
(2)德国从纳粹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或德国人对战争罪行的忏悔、反思,认识到和平、民主以及发展经济的重要性);(2分)为德国的民主化改造提供条件,走上和平民主的现代化之路;(2分)德国重新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回归国际舞台。(1分)为法德和解,欧洲走向联合提供可能;有助于维护欧洲、世界的和平。(2分)但其过程中有过激行为,产生不良影响。(1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英美法在德国实行“非纳粹化”,德国统一后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希特勒上台,实行纳粹独裁统治;二战德国战败;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非纳粹化的内容是清除纳粹在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使德国人民接受民主思想,建立民主制度”“使得大多数德国人对自己民族所犯的罪行有深深的负疚感”“历届政府元首和首脑都能坦然承认纳粹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联邦德国走上了和平民主的现代化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对德国的“非纳粹化”的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烽
火熄灭不久,美苏两国便走向了对抗之路,形成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冷战的形成是各种历史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①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②美苏关系恶化?
③战后西欧国家希望遏制苏联?
④苏联两重性外交政策?
⑤中国革命胜利,美国的势力退出中国大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
A.都学习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取消了国家对生产资料的直接管理
C.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经济体制改革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东欧各国的改革是为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尝试,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遭受到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D.“德国的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