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随着这一观念权威性的确立,无数冤假错案得以纠正,一批批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自农村起步的改革开始了,人们不再把发家致富当作一种罪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让国人眼界应接不暇,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从此踏上了务实的道路,真是一句口号,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这句“口号”是
[?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C、改革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D、发展才是硬道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作家周立波写于1957年的《山那边人家》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基本情况,其中有一段文字说道:“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 ]
A.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B.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C.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D.农村基层行政组织机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反映出中国

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
①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③对外开放不断深化?④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图表中显示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属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贸易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6年,中共八大为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 ]
A.“以钢为钢,全面跃进”? ?
B.“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阶级斗争为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