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孙中山与康、梁民主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①要建立的具体政治体制不同?②关于“民权”的广度和深度不同?
③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不同?④思想来源不同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和西学东渐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二者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二者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C.中国的近代化在时间上早于西学东渐
D.二者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向的内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君主顺时势而立宪法者,则其君安荣,其国宁息……君主不肯立宪,民迫而自立,遂变为民主立宪者,如法国及南美洲诸国是也。……特今日而立之,则国民之蒙福更早……苟真有爱君爱国心者,不可不熟察鄙言也。
——摘自梁启超著《立宪法议》(1901年)
材料二 ……现在民国的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宪法者……人民权利之保障书也。国家宪法良,则国强,宪法不良,则国弱。……三权为欧美所需要,故三权风行欧美;五权为中国所需要,故独有于中国。……把全国的宪法分作立法、司法、行政、弹劾、考试五个权,每个权都是独立的……这不但是各国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
——摘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关于“宪政”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史实谈谈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析孙中山的“五权分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同: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都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传入的产物。异: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认为民权有助于限制君权和官吏权力,是宪法良好实行的保障;顺势立宪可以遏制革命,缓解社会矛盾,稳定清王朝统治。孙中山主张主权在民,建立共和国;宪法是民权的保障,宪法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强大与否;主张实行五权分立。
(2)前期,预备立宪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骗局暴露,促使主宪派分化,部分人转向革命,清廷孤立,加速了武昌起义的胜利;后期,破坏革命,革命中的立宪派乘机向革命派进攻,帮助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
(3)孙中山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把中国传统政治精华中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融人西方的三权分立学说,形成了“五权分立”学说,此方案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民主政治建设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经验,必须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伴随着西方的侵略和西学的浪潮,中国文化也艰难的迈上近代化之路。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如图,依据图片信息,分别指出它们各自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6分)

(2)上述著作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不同阶段,据此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6分)
(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所学归纳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创新。(6分)
参考答案:
(1)图1 :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图2 :宣传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图3: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6分)
(2)第一,呈现出阶段性:历经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第二,呈现逐步深化的特点。(6分)
(3)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一国两制”理论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6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所学,图一是魏源的著作,图二是康有为的著作,图三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结合所学,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开“向西方学习”风气之先;康有为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2)结合所学,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3)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可用下面方法概括:
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即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毛泽东思想;第一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点评:要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一幅创作于1916年的政治漫画,名为“水中捞月”。图中一人身上捆绑着绳索,悬在半空,试图捞取水中的“月亮”。绳索的一端固定在非常危险的悬崖上的一棵小树上。结合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说明该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 ]
A.袁世凯复辟帝制终究要失败
B.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人民反对?
C.辛亥革命后帝制思想根深蒂同
D.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华而不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