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新青年》在北大创刊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宣统帝退位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重大史实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礼,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B正确;《新青年》在上海创刊,A错误;宣统退位是在1912年,C错误;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发表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意,实际是考查相关史实,抓住题干中的1925年,分析选项,由于中国已经进入近代,西方一些生活方式和习俗、先进技术等传入中国,A、B、C三项都可能看到,而D项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发行的,直到90年代才退出市场,是那段时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日用生活品缺乏的见证,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上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是否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台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
A.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
B.中国挫败了“两个中国”阴谋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
D.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舞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台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含义是指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台法席位时,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提案,即新中国和台湾都加入联合国,这实质是在搞“两个中国”阴谋,中国政府予以坚决反对,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同时驱逐台湾出联合国,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上述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信息反映的是理学和心学的论争,即历史上有名的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理学倡导格物致知,从细小和琐碎处逐渐积累经验已达到对天理的体悟,在心学看来过于繁琐,而心学则将一切事物和现象均简单的归为心中天理的体现,这在理学看来过于简单,所以据上所述可看出甲方属于心学派,而发明本心是其最主要的特点,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
点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