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32分)材料一?蒸汽机及机车的发明大事记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1881年,李鸿章请求在唐山至胥各庄建一条运煤铁路,在答应不用机车,改用骡马拖拽等条件下,清庭同意修建。1882年经过反复疏通才允许改用机车牵引。
早期中国铁路建设和技术发展迟缓,机车车辆和其他铁路设备多赖于进口,各种设备和器材十分杂乱,仅机车就有英、美、法、德、日、捷和比利时等国的190多种型号,机车车辆轨距达四五种之多,由此形成了世界各国机车车辆和装备器材齐聚中国的独特景观,中国铁路被讥讽为“万国铁路博览会”。
材料三?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的铁路占46%,中国向外国贷款建筑铁路占40%,自筹资金修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里程的14%。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意中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据袁昶估计,庚子前后,仅顺天府穷民之中,“失车船踮脚之力,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铁路运输出现的条件。当时欧洲报刊曾就谁是“火车之父”展开争论,你认为谁是“火车之父”?请说明理由。(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早期修建铁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万国铁路博览会”的看法。(1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铁路建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
2、判断题 “未经检讨与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
C.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3、判断题 20世纪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最重要动力的原因是(?)
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③电力有自身的优势?④电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4、判断题 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1950年中苏会谈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5、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有20%是在国内进行。
——以上资料均摘自孙颖、黄光耀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代表哪些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成立说明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2分)
(3)你如何看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