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斗争史实的先后顺序为
①《讨袁宣言》的发表②二次革命③护国运动④护法运动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材料二?若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及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材料三?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也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变,二者斯强矣。
材料四?革命的目的是为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做不到,也不是我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至美的国家。
回答:
①上述材料分别代表哪些派别的观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根据上述四段材料,分析说明中国近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①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主张改变具体规章制度,学习西方生产方式和技术。
维新派:主张在保留君主前提下,兴民权,行宪政。
革命派:主张革命手段;进行民族、政治和社会三大革命,使中国成为一个完善的国家)
②特点:西学东渐,学习西方由学器物到学制度,不断深入。
本题解析:根据四则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作出判断。“分别”是地主阶级顽固派、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其思想经历了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科技再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中指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
[?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论述,其主要的不同点
[? ]
A.社会背景
B.根本目的
C.途径手段
D.阶级属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