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四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全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
??
(2)材料二反对哪些观点,实质何在?
?
(3)材料三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的论证依据是什么?
?
(4)材料三中何处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表明了什么实质?
?
(5)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论证的实质是什么?
?
2、判断题 与下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3、判断题 康有为和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机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晚年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重大的进步
B.都建立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C.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都主张改变中国的政体
4、判断题 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前行的先导和旗帜。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李鸿章也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请分别概括出上边三段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主张。(6分)
(2)以上述三种思想主张为指导,近代中国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
(3)选取其中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其主要历史意义。(2分)
5、判断题 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其不能说明
[? ]
A、前者阻碍了后者
B、前者推动了后者
C、反映了民主的下移
D、都具有进步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