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汇报某文章指出,“我国某制度使党际协商有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政治平台。”与这一制度相关的是
A.“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
C.人们当家作主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东欧国家支持中国
B.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
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仔细解读材料,材料表明美国无力阻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研究者认为:“在民族国家时代,自由贸易只是特例,对贸易的限制、禁止,才是常态。也因此,全球化才会极其艰难,而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天然地就是全球化的,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据此,该研究者认为
①全球化是古已有之的经济现象?②民族国家的产生阻碍了自由贸易
③民族国家的产生促进了全球化?④东西方的自由贸易是同步产生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依“在民族国家时代,自由贸易只是特例,对贸易的限制、禁止,才是常态。可知②正确;依“而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天然地就是全球化的”可见①正确,故选A;③不符合题意;④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①自行车?②有轨电车?③公共汽车?④地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国初年交通变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20世纪初最有可能的代步工具是①②。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的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其中“打扫干净”主要针对
A.不平等条约
B.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特权
C.国民党反动派
D.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