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的最大不同是
A.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的原则
B.过渡时期总认为的体现
C.国家的阶级性质
D.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变化
2、判断题 周恩来在会见尼克松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二十多年”是指:
A.1949年——1970年
B.1949年——1972年
C.1950年——1972年
D.1953年——1979年
3、判断题 战争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但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战争有不同的思考和主张。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图24?图25
材料二?“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也是—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7分)
4、判断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都期望在未来的军事政治竞争中占据优势
B.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在战后的一贯政策
C.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5、判断题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A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两岸真正停火
B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三通
C台湾当局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D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