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A.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B.注重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
D.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2、判断题 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
A.“除井田,民得卖买”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3、判断题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错误的根源在于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
C.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的原则
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4、判断题 “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何区别?(4分)
(2)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2分)
(3)据材料四概括当前我国的治国方略,并指出其关系。(3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