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
D.洋务企业的诱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注意此题是逆向选择题。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进程由于鸦片战争的进行而被打破。故A错误,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故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走向多极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当时影响美国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5分)
材料二?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制订了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被称为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2)扼要指出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历史背景,列举美国在外交上实行尼克松主义的具体表现(至少两点)。(4分)
材料三:二十世纪八九十
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3)结合史实说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3分)
(4)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1)攫取世界霸权。(1分)
有利因素:欧洲衰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2分)不利因素:苏联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2分)
(2)历史背景: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陷入侵越战争泥潭;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欧洲、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兴起。(答出两点即可,2分)
表现:从越南撤兵;承认与欧洲的伙伴关系;实现中美邦交正常化。(答出两点即可,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持联合国工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3分)
(4)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
中的一极。(3分)
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的崛起并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温总理引用该诗表达了( )
A.统一反映了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统一是台湾全体民众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乡人的血流返原乡,体现了台湾与大陆的血脉相连,体现了两岸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于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与会的45个成员国和地区领导人围绕着“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就国际经济的金融形势、饮食安全、救灾合作、国际和地区形势、可持续发展、加强不同文明对话等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达成广泛的重要的共识。这说明在开放的世界中(?)
A.亚欧国家已能左右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B.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C.亚欧国家已成为世界上潜在大市场
D.发展对外贸易是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5分)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有关“和”字的几种字体。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二: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社会各界发出400余封征稿函,约请“于一九三三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
姓名
| 职业
| 梦想的中国
|
周谷城
| 大学教授
| 我想到一个时候,中国已不在侵略它和毁坏它者的掌下……饥馑和死亡不再追袭着大部分的中国人。
|
宋云彬
| 作家
|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
穆藕初
| 民族实业家
| 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经济上必须保护实业(工人当然在内),以促进生产事业之发展。
|
——摘自2013年11月4日《文汇报》
材料三: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一至图三分别属于何种字体?图二字体的特点是什么?(5分)分别列举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中有关和谐的理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80年前中国人梦想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8分)
(4)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和谐社会特点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篆书(或小篆)、行书、隶书。(3分)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2分)儒家的“仁”、“礼”;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6分)
(2)国家独立自主,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消除贫困,实行法治,发展实业。(答出任四点可得4分)
(3)背景: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存在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4分)
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分)
(4)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平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出任两点可得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从图片中的字体信息可以看出图一笔画圆匀,字体略长,图二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图三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因此分别对应篆书(或小篆)、行书、隶书;第二小问行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即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第三小问结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仁”、“礼”,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都蕴含着和谐的理念。
(2)从材料二中“中国已不在侵略它和毁坏它者的掌下……饥馑和死亡不再追袭着大部分的中国人”归纳出国家独立自主,没有战争;从“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归纳出没有剥削,消除贫困;从“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经济上必须保护实业”概括出实行法治,发展实业。
(3)第一小问背景分析材料三可归纳出各民族间存在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小问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角度进行归纳即可。
(4)和谐社会的特点可依据材料一归纳出人与自然的而和谐、诚信友爱;依据材料二可归纳出和平有序、法治;依据材料三可归纳出公平正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