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可以弹劾总统。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内阁制度
C.防范个人独裁
D.打击封建势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可从材料信息读取,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提及国会对总统有监督、制约作用,是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思想的体现,对防止个人独裁有积极作用。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末,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这新的政府,必须是建立在这样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并且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组织它的权力机关,庶几就人民看来那是最能够促进他们的安全和幸福的。诚然,谨慎的心理会主宰着人们的意识,认为不应该为了轻微的、暂时的原因而把设立已久的政府予以变更;而过去一切的经验也正是表明,只要当那些罪恶尚可容忍时,人类总是宁愿默然忍受,而不愿废除他们所习惯了的那种政治形式以恢复他们自己的权利。然而,当一个政府恶贯满盈、倒行逆施、一贯地奉行着那一个目标,显然是企图把人民抑压在绝对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利,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而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转引自:李道揆著:《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
⑴简述《独立宣言》发表的背景。﹙6分﹚
⑵概括《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10分﹚
参考答案:⑴背景:①国际: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②国内: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富兰克林和杰斐逊,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潘恩发表的《常识》产生了巨大影响,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战;独立战争爆发后,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杰斐逊为首五人委员会草拟的《独立宣言》通过。﹙4分﹚
⑵民主思想:①平等和天赋人权思想。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自然权利说,将人民追求幸福的权利明确写入。宣言写道:“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4分﹚
②社会契约理论。宣言写道:“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2分﹚
③主权在民原则。宣言言简意赅地表述了主权在民思想,即“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2分﹚
④人民革命的权利。宣言写道:“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 ]
A.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
C.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代议制的理解。材料体现的都是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宪法以此来确立资本主义的代议制,所以一个共同特点是法制化。故选D。A项错误,美国的宪法无法体现这一点;BC项错误,德国的宪法具有较多的专制色彩,皇帝世袭,首相皇帝任命。
考点:近代西方政体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西方政体建立的过程和特点。近代西方政体均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近代的民主政体,以代议制为核心,反映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建立资本主义政体的手段有革命的方式,也有改革的方式;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政体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
图一?攻占巴士底狱?图二 《人权宣言》
?
?
图三 处死路易十六?图四?拿破仑?图五 《自由引导人民》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摘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是18-19世纪法国社会的历史缩影。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2分)
(2)材料一中图片五反映的斗争运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革命?其斗争对象是什么?其革命成果又是什么?出现这次革命斗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为什么称《人权宣言》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请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1)时代特征: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不断进行斗争,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2分)
(2)七月革命(2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1分);推翻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
朝(1分);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不得人心;法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强烈。(2分)
(3)理解: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彻底宣告了“旧制度的死亡”。同时宣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权”、“民主”和“法治”的核心原则,促进法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成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