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募役法
D.免役法、更戍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直到今天,他的许多变法措施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法令颁布之后的7个年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达1万处,灌溉农田36万多顷(其中两浙路占了全部耕地的近三分之一)和官田近2000顷。福建莆田县的大型水利工程木兰陂,也是在这个时候依靠民力建造起来的。特别是在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省沿河地区大兴淤田,使盐碱地、沙碛荒地成为肥沃土地。据不完全统计,从熙宁二年到元丰元年(1069~1078年)的10年间,兴造淤田达10万顷。
——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出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些变法措施?分析其共性。(9分)
(2)根据材料二,解释该项变法措施的基本含义。(6分)
参考答案:(1)措施:农田水利法,免役法。(3分)共性:都属于理财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3分)都注重民生,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3分)
(2)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越是大户人家,出钱越多。(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中关于理财的两项措施。这些措施不但可以富国,而且能够减轻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第(1)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一中的变法措施是农田水利法,材料二中的变法措施是免役法,其共性结合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要求考生回答免役法的基本含义,该问要在正确回答第(1)问的基础上才能作答,设问连贯,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了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
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庆历新政的内容。范仲淹认为积弱积贫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即庆历新政的核心是整顿吏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参考答案:(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6分)
(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4分)
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5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本题可以依据材料内容及王安石变法的史实来共同分析归纳整理出答案。材料中的“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表明北宋对王安石的褒扬。而材料中的“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则对王安石的评价是负面的。
(2)第二问,本题考查维新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问题,回答此问题时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归纳。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所以他对王安石的变法应该是高度评价的,材料内容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他对王安石的评价是正面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其变法寻找根据。他采用的方法是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1世纪中叶,王安石主持变法。从可操作性角度看,王安石的下列哪一项措施在当时是很难真正实行的
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考查理解能力。在当时,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措施,较难操作,如A、C两项;而由于统治者腐朽和用人不当,丈量田地平均赋税则更难操作,募役法所交役银有量的规定,相对易于操作。
本题难度:困难